二、天文地理数学方面的杰出贡献
仕途上堪称扶摇直上的张衡,天文地理方面也开创历史的先河。
他在年过而立的黄金岁月,就得邓太后的欣赏重用,便在天文地理的研究上取得重大突破,不仅创制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架自动的天文仪器浑天仪,以及世界上"最早的飞机"独飞木雕和测量月相盈亏的瑞轮蓂荚、滴水计时的漏壶等工具外,还撰写了我国第一部天文学理论著作《灵宪》,提出了"宇之表无极,宙之端无穷"的宇宙形成论,很好的诠释了月食发生的原理。
且先后著有《地形图》、《浑仪图注》、《漏水转浑天仪注》、《灵宪图》等天文地理专著。同时,用心于历算,撰写了数学专著《算罔论》,还研究阴阳,作《太玄经注》、《玄图》等作品。
公元132年,54岁的张衡又创制发明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候风地动仪,这是有史以来可以精准测定地震方向的第一架地震仪。当时这一仪器就报出发生在陇西地区的地震,比西方早了1700多年。
正是张衡的突出贡献,后世誉他为"木圣"、"科圣",称之为东汉杰出的发明家、地理学家、天文学家、数学家。
1970年,联合国天文组织为纪念表彰张衡,将月球背面的一个环形山,命名为张衡环形山。1977年,又将小行星1802,命名为张衡星。2003年,将小行星9092,命名为南阳星。
三、文学方面的卓越贡献
张衡除了上述不朽的功绩外,文学方面也是很有建树的文学家,与两汉时期的司马相如、扬雄、班固齐名,合称"汉赋四大家"。
和帝时期,年轻的张衡感于东汉王朝的奢侈,遂参照史学家班固的《两都》、司马相如的《子虚》,耗时十年完成有名的《二京赋》。
张衡升任侍中后,有感于"高处不胜寒",特作《思玄赋》,探讨玄妙的人生哲理,表达了福夸祸夸的辩证观。
张衡在河间国相任上,托物言志,融汇贯通地创作情境相生的《归田赋》,表达回归田园生活的自然情感。此赋被后世赞为最抒情的小赋,为东晋的李暠创作《述志赋》提供了源泉。
此外,张衡还创作《南都赋》《舞赋》及《七辩》《应间》等共计三十二篇文学作品,辑录九篇诗歌。现有《张衡诗文集校注》问世。
四、后记
张衡的成就,还不仅上述扼要的记述,他在绘画方面就有"足绘怪兽"与《地形图》之说,圆周率的研究上也有专论,注有"张衡算",还称"反谶纬的思想家",史学上亦有"元后本纪》的提议,等等不胜枚举。
可见,张衡的确是全面发展的集大成者,他62年短暂的一生,涉列甚广,还多领域作出了不起、甚而是破纪录的突出贡献,令人钦佩,值得学习。
从他身上,我们永葆家国情怀的同时,当生命不息,战斗不止,积极投身于忘我的奋斗拼博之中,不因繁复而松懈,不因浩瀚而失措,宜毕其功于一役,全身心为自己锁定的正能量目标而鞠躬尽瘁,只要持之以恒努力下去,珍惜时光,迎难而上,就有收获,就是胜利,就是"我将无我,不负自己"。
作者:李大奎,七0后,贵州湄潭人,法学学士,红学与汉史研究者。
小编提示: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,敬请转发和评论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